文 | 李曉光 修改 | 劉培
爆料投訴郵箱:[email protected]
在北京的一家互聯網公司,陳笑楠拿著月薪2萬的收入。
在大多數人眼中,隨同高收入集體的往往是固執花錢、一身綴滿名牌。可是日子在一線城市的陳笑楠卻全然沒有固執的底氣。買菜時,她會在手機的三個APP上來回切換,美團買菜、盒馬鮮生、京東買菜哪家價格優惠買哪家。
有時花費一個小時,僅僅省下幾塊錢,偶然也會置疑自己在浪費時刻和精力,但考慮到每月數千元的房租,以及將來或許要面對的35歲職場危機,她又覺得自己是在有備無患。手上那部華為mate10手機,用了四年多,有時卡得連字都打不出,每逢華為發布新機,她都想換一部,但理性又勸退了她。
當傳聞日子在河北一個小縣城里的胡飛每月花費七八千時,陳笑楠感到非常驚奇,“小城市的日子本錢真的那么高嗎?”她自己每月加上房租也只花費五六千。
她并不知道的是,日子在三四線及以下城市的許多年輕人,大多徜徉在舒適安逸的環境下,正成為消費自賣自夸的新貴。他們有人開特斯拉上班,午飯后伴著蟬鳴午睡,下班遛狗成為常態,有人月入4000,敢買上萬元的包,也有人用超前消費拓寬縣城日子的物欲鴻溝。
這些 “無名之輩”的年輕人,正憑借延展的消費觸角,體會到曩昔只需大城市里才有的富貴和多姿多彩。
01
該花就花
本年6月,河南中部小縣城的一家商場里,孫源和妻子逛街時,正好通過一家古箏店,傳來一陣動聽的聲響,妻子的腳步慢了下來,似有所動,孫源見狀鼓動妻子報名,當場刷卡,報了幾十個課時,花了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