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沒有正式上任,美國候選總統特朗普便刻不容緩地揮舞關稅要挾的“大棒”,方針直指加拿大、墨西哥還有我國,預示著特朗普2.0將給世界帶來嚴峻與不確定性。 特朗普帶著怎樣的權利根底與執政計劃重返白宮?這會怎樣影響他的第二任期?我國該怎樣應對特朗普2.0? 就相關論題,觀察者網對話我國人民大學吳玉章講席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金燦榮,并收拾成文字,現已過作者審理。
【文/ 金燦榮,收拾/ 觀察者網 郭涵】
一.特朗普2.0:更好的民意根底與預備
現在來看,進入“執政2.0”年代的特朗普充滿了自傲,原因很簡單:他在這次推舉中贏得比較全面,某種意義上說是“六權合一”:
共和黨贏得白宮、國會參眾兩院的大都座位,在州長職位上也堅持了26比24的優勢,加上最高法院里保存派提名的法官人選占大都。這是政府里邊的三權。
政府之外,特朗普還拿到了三權:一是黨權,曩昔共和黨里影響力較大的布什宗族、切尼宗族、麥康奈爾宗族等等,現在都讓開,“讓美國再度巨大”也便是MAGA派主導了共和黨。
二是媒體權,曩昔美國的傳統媒體大多親民主黨,但現在傳統媒體的諾言全體下降,新媒體的影響力上升。有民調顯現,近三分之二的美國年青人首要從自媒體途徑獲取信息。此外,由于埃隆·馬斯克支撐特朗普,美國最大的自媒體交際渠道X也“站隊”了。
第三是宗教權。美國是宗教立國的國家,教科書上都會講當年清教徒乘坐“五月花號”船來到新大陸,創始了馬薩諸塞殖民地,這些人在船上簽了“五月花號條約”,后來就成為美國憲法的輔導精力。一方面是美國的宗教感比較強,另一方面,特朗普在本年7月13日的競選集會上遭受未遂刺殺,在國旗下揮拳的相片讓他“一戰封神”,成為適當多美國信教民眾心目中的“天選之人”。
從政府里的三權,立法、行政、司法,到共和黨黨權、言論監督權和宗教權,他都抓在手上,是十分堅實的權利根底。而且這次推舉特朗普還贏了普選票大都,比哈里斯多出近250萬票,不像2000年的小布什,盡管贏了更多推舉人票,可是普選票比對手戈爾少了80萬張。2016年特朗普打敗希拉里時,普選票也少了200多萬張。這一次,特朗普的民意根底明顯愈加穩固。
特朗普這次的預備也比2016年更充沛。其時他高度依托美國建制派,許多內閣人選都是建制派引薦的,鬧得很不愉快,4年間換了29位部長。這次不相同,他能充沛依照自己的志愿挑選執政團隊,現在15名內閣部長、十幾名總統辦公廳的高檔成員名單都出來了。
特朗普現在已發布15名內閣部長人選及多位高檔別官員人選名單 制圖:《參考消息》
特朗普選人有三個規范。榜首是要求必定忠實,究竟他也閱歷了一輪在位四年、下臺四年,感觸過人生的悲慘;下臺后邊對民主黨的“追殺”,誰對他忠實、誰不忠實,現在現已看得很清楚了。比方特朗普中選后宣告,蓬佩奧和黑莉“出局”,不會參加第二屆政府,便是他們不忠實的成果。
第二個特色是必定要認同MAGA的意識形態,包含“美國優先”、孤立主義等等。
第三個特色便是要年青,咱們看到特朗普挑選了適當大份額的“80后”,有些人在美國建制派看來都很古怪,比方國防部長人選海格賽斯,在戎行的閱歷都是比較底層的,所以建制派其實不太能承受他。
這些執政團隊的人選出來后,還要閱歷一些拉鋸,比方錄用能否順暢經過參議院同意。盡管共和黨占有參議院大都座位,但能不能掌控形勢還不好說。假如特朗普的內閣人選被否決,那就很為難了。當然,以特朗普的性情,必定會堅持不懈地推進自己的議程,但只要先把執政團隊人選定下來才干好好干事。
二.內政優先與實際阻止
特朗普要做哪些事?無非是內政交際兩方面,內政的一大方針是重振美國制作業。特朗普深刻地意識到美國沒有制作業是不可的,要推進制作業回歸有兩個方法,一是減稅,包含現已宣告將把企業稅從21%減到15%;二是下降動力本錢,他大概率又會退出《巴黎氣候協議》,免除許多環保束縛,挖掘阿拉斯加、佛羅里達近海的石油。另一方面便是加關稅,特朗普挺迷信關稅的,以為能夠給聯邦政府添加必定收入,而且把商場留給美國自己的企業。
第二件事是沖擊移民,他對此是很仔細的。我個人的感覺,盡管特朗普堅決否定,但他其實是一個白人至上主義者。你看他現在的內閣人選名單里邊一個黑人面孔都沒有。站在美國白人的視角看,對美國的未來十分憂心。
首要,白人占總人口的份額下降的很快。美國剛建國的時分,白人占總人口的96%,到1945年是88%,2023年現已只要56%了。然后美國從2015年開端,每年新生兒中白人的占比現已不到一半了。現在美國白人集體的平均年齡是46歲,跟德國人口相同,比日本人口(平均年齡48歲)略微好一點。假如把美國的其他族裔算上,平均年齡是39歲,跟我國差不多。可是把白人族裔獨自抽出來,這個集體就很老了。
其次,從生育率的視點看更恐懼。白人女人的生育率只要0.9,拉美裔是5.6,差了近6倍。在白人看來真是令人毛骨悚然,我生1個孩子,你生6個孩子。1個小孩我還能幫一下,36個孫子我怎樣幫都不可,到重孫輩是完全完蛋了,我1個重孫你那兒216個,這怎樣搞?所以特朗普必定要把不合法移民(特別是拉丁裔)趕出去,新的不許來,老的要趕出去。這是他的既定方針。
第三,特朗普必定會削減政府開支,所以約請馬斯克和另一位85年的印度裔拉瓦斯瓦米來領導“政府功率部”。究竟特朗普有點崇拜里根,想做“里根第二”,而里根執政的哲學理念便是“小政府”。
2019年,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著關稅表 美聯社
第四件事是康復傳統價值觀。當地時刻11月5日晚上,特朗普在剛剛宣告勝選后就許諾,進入白宮的榜首份總統行政命令是制止校園里展開跨性別教育,中止跨性別手術,乃至要把戎行里邊的1.5萬名跨性別者趕開。總之,這便是特朗普內政方面要做的幾件事,重振制作業、趕開不合法移民、減縮政府開支,以及康復傳統價值觀。
在世界層面,他首要想做兩件事。一是在保持美國霸權收益的條件下,削減霸權本錢。特朗普是商人身世,對利益很靈敏,美國霸權帶來的利益他不會拋棄,可是本錢要削減。怎樣做?必定是讓盟友來承當職責。這是特朗普交際風格的一個全體特色,能夠稱之為“新孤立主義”。他也不是搞老的孤立主義,計劃完全拋棄對世界業務的干涉,“新孤立主義”仍是要霸權的收益。
第二個方面是愈加集中精力跟我國斗,特朗普上臺后必定想趕快停息俄烏、巴以之間的兩場戰役,由于都是在耗費美國的戰略資源,無法集中力氣應對我國。盡管特朗普聲稱“24小時完畢俄烏抵觸”是在吹噓,但他從歐洲抵觸中脫身的戰略志愿是真摯的。
當然,我在之前和黃靖教授的對話中也提到過,考慮到歐洲的定見、美國國內建制派的態度,俄烏互相的估計,不必太憂慮特朗普企圖搞“聯俄制華”的戰略,但他終究獻身烏克蘭同俄羅斯達到某種退讓,這個或許性是很大的。
除了俄烏抵觸,特朗普當然也想停息中東地區的抵觸。我以為他會加大力度支撐并愈加束縛以色列,更劇烈地施壓伊朗,要求伊朗中止對“反抗之弧”的支撐。特朗普還或許進一步施壓沙特為代表的溫和派阿拉伯國家,要求他們清晰“站隊”以色列。
所以特朗普內政交際的全體布局應該是內政優先,交際的優先級排在后邊。但規劃跟實際明顯有距離。比方,我以為特朗普很難完結制作業回歸美國。美國的一大問題是缺少滿足的合格的制作業工人,他對公立教育的出資缺少,驅趕那些不合法移民,美國國內會呈現工人缺少,沒有人什么工作都做不了。
再比方,美國缺少體系性的工業配套,制作業是極點雜亂的一個出產體系,缺一環都不可。美國缺的環節太多了,4年時刻恐怕無法添補。況且,加征關稅會引發反彈,別國的報復性關稅必定會推高美國的通貨膨脹,導致有必要加息,從而添加政府的稅收壓力。
此外,驅趕不合法移民坦率來說是比較困難的。依照美國的一些說法,拜登執政4年新增了1000萬不合法移民,還要加上本來的巨大存量,沒那么簡單趕開。特朗普要挾要根據國家緊急狀態,動用聯邦戎行去驅趕不合法移民,假如不合法移民跑到民主黨的州、那些州拒不合作怎樣辦?美國各州也有國民警衛隊,假如強行推進,導致州權與聯邦權之間產生對立,乃至引發流血事件,或許會導致全國性的動亂。
至于減縮政府開支,其實美國每屆政府都提過,包含里根政府也沒做到。許多部分會跟你軟磨硬耗,借用網絡上的一個梗:“百萬槽工,衣食所系。”一句話就給你懟回去了。康復傳統價值觀,這個東西也是要久久為功,不或許幾年之內就改動過來。
交際方面他也不必定順暢。特朗普要求盟友承當職責,乃至他的幕僚現已提出來,國防預算占到GDP的2%還不可,要上3%。那人家必定不干。一是他人未必樂意,二是有心也無力,美國盟友現在經濟狀況都不太好,對不對?
此外,美國曩昔是答應為盟友供給安全確保的。現在他只想要優點,又要削減霸權本錢、讓盟友承當害處,那還有誰樂意跟你?所以這條路就不必定走得通。總之,特朗普的想象很好,可是詳細施行起來妨礙重重,我以為,他未來4年能夠完成之前放出的一小部分許諾就很不簡單了。
三.我國怎樣應對特朗普2.0?
關于中美關系,特朗普交際施壓的大方向明顯是我國。必定要記住,中美關系便是在他的榜首任期產生了突變。
現在的狀況是,特朗普2.0來勢洶洶,一是他的權利根底穩固了;二是比較榜首任期,他這次是有備而來,要用的人都特別極點。
在用人方面,除了我方才講的三個特色,還有一個杰出特色便是反華。特朗普計劃錄用的國務卿盧比奧是個堅決的反華派,還在咱們交際部的制裁名單上,等于說是在“厭惡”我國。你不是制裁盧比奧嗎?他偏要錄用盧比奧擔任跟你打交道。特朗普錄用的國家安全業務助理、眾議員麥克·沃爾茲也是反華鷹派。
特朗普錄用的國務卿人選馬克·盧比奧 視覺我國
對此,咱們當然要做好預備,但也不必慌。特朗普面對幾個掣肘,一是國內的控制。特朗普的方針議程毫無規矩,必定會在國內引起嚴峻反彈。依照我國互聯網網民的一些說法,特朗普有點像帶了一幫“80后”要把美國搞得翻天覆地,不能夠忽視美國國內的對立力氣——他在競選期間就遭受過暗算。
另一個或許導致的成果是國內大亂,尤其是環繞州權與聯邦權之間的對立。加利福尼亞州州長紐森就活躍地站出來表明,民主黨控制的州議會要趕忙經過立法,維護少量性別、不合法移民等等,他還在推進其他民主黨控制的州聯合起來。這便是一個大變量。
特朗普2.0的執政重心是在國內,方法又有點極點,理論上說效果力必定碰到反效果力,極點或許碰上極點。搞不好弄出來一個USA、USB。另一方面,美國內部對立很大,但外部面對的對立仍然會存在。盟友、俄烏、巴以的形勢都不必定依照他想象的計劃舉動。
除了表里要素,還要考慮到今日中美力氣的比照不同于8年前。全體來說我國的實力比8年前要強,面對特朗普的經歷也更豐厚。其他不說,至少就最有或許產生的交易戰而言,我以為首要要注重,但也不必過度嚴峻。
邏輯是這樣的,首要,外貿占整個我國經濟的份額是下降的。2001年我國參加世界交易組織后,外貿依存度(也便是外貿總量除以GDP)長時間是挨近70%,現在只要30%多一點,現已降了許多。
其次,本來中美交易占整個我國交易總額中占比挨近三分之一,現在降到了11%。所以,即便中美交易完全中止,對我國的影響比較20多年前仍是小許多。
反過來說,美國要是真的對我國全面加征關稅,自己也會挺疼的。現實是,我國的產品數量管夠,商業諾言很好。比方你在上海訂個貨,要求下個月18號確保交貨,我國人必定是加班加點給你完結。假如你跑到印度去訂個貨,到點了他不交,他說還有這回事兒?客戶就傻眼了。
根本現實是,中美的交易量很大,構成了高度的相互依托,這不是人為規劃的,而是商場天然競賽的成果,不是說你想改動就能夠改動的。特朗普要殺敵800,或許自損3000。這里邊就有做作業的地步。由于美國有些工業和當地是高度依托中美交易,我國能夠去跟他們和諧、做作業,能不能爭奪以豁免。曩昔是有過豁免的,知道吧?假定特朗普真的對我國產品加征60%乃至100%的關稅,假如能夠做好作業,使用美國國內的力氣完結30%的豁免,那便是一個巨大的成果。
此外,關于部分產品,加強轉口交易也是個方法,當然做起來不太簡單,由于現在特朗普也要挾對加拿大、墨西哥加征關稅。
最終,關于一些非戰略性的、勞動密集型工業,我國也能夠加強對海外的出資,繞開美國的對華關稅壁壘。
這些手法不或許百分之百見效,仍是會讓咱們面對必定壓力。我以為正好能夠借這個壓力做一件事,那便是推進國內真實構成一致大商場。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正式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世界雙循環相互促進的國家開展戰略,其間一個關鍵便是國內組成一致大商場。
坦率來講,這個戰略和提法是正確的,可是執行起來受到了必定阻止。由于國內也有各種利益集團,改動一些結構挺難的。假如這次借著特朗普的外部壓力,能夠打破國內利益壁壘,把國內大循環真的搞起來,也算是個功德。
別的,特朗普跟各國都要打交易戰,我國就能夠在世界上樹立廣泛的一致戰線,去WTO上告他,盡管現在WTO的裁定機制癱瘓了,但它法理上仍是具有裁定的效果,假如WTO發話說美國加征關稅的做法不對,美國就在法律上不占優勢,在世界言論上也受制。所以,憑借這次的特朗普壓力,一方面在國內搞好大循環,另一方面在世界上樹立朋友圈、組成一致戰線,把這兩件工作做好,具有長時間戰略價值,壞事或許變成功德。
當然,除了交易戰,特朗普的對華方針必定是“組合拳”,包含進一步地停止中美科技合作、軍事震懾等等,咱們的應對便是加強自主立異、展開反震懾的奮斗。這次珠海航展的透明化程度應該說是空前的,我以為或許表現了一種目的,讓美國看清楚,你想震懾我國可沒有那么大的優勢,美國要跟我國斗不必定贏。
11月12日,殲35A正式露臉珠海航展 @央視軍事
總而言之,特朗普2.0在交際層面必定會對我國施加更大的壓力,對此咱們不想看到,但這是美國強加上來的,只要活躍應對。
四.美國本錢割裂與美式全球化告一段落
本年的美國大選特色是進程十分劇烈,有些劇情比美劇《紙牌屋》還要戲劇性,比方有槍擊案、司法虐待、兩黨別離有人“變節”,民主黨這邊有小肯尼迪、圖爾西·加巴德支撐特朗普,共和黨這邊切尼父女揭露支撐哈里斯,還有各種污蔑誹謗,呈現十分劇烈的對立。
這背面反映了美國的社會割裂、政治割裂、本錢割裂十分嚴峻。美國向來便是一個比較割裂的社會,說好聽點是多元社會,說不好聽便是割裂的社會。美國社會現在的割裂程度值得咱們重視。
從成果來說,民主黨輸得的十分完全,經驗便是民主黨變得精英化,把價值觀凌駕到知識之上,脫離群眾。而共和黨這次贏得比較完全,讓外界猜想會不會構成美國社會長時間性的保存化傾向。現在還不能下這個定論,應該看特朗普第二任期做的怎樣樣,假如他成功了,則美國政治的基調有或許進一步右傾化;但假如失利了,導致2026年中期推舉共和黨失利,那么這個保存化傾向也或許停止。
我最近提過好幾次,美國現已產生了第三次本錢割裂,這是一個決定性的要素。在本錢主義國家,本錢管理社會的特色便是要制作割裂,發起本位主義的價值觀,把社會分為一個個原子化的個別,便利他進行控制。所以歷史上,美國的共產主義運動影響力很小,美國的社會黨、共產黨和歐洲的相似黨派無法比。可是美國的反共言論氣氛又歇斯底里,一個原因便是共產主義真的能夠把社會團結起來,所以,美國的控制階級其實從骨子里懼怕共產主義的影響。
這個本錢主導的社會安穩運轉的條件之一便是本錢不能割裂,一旦本錢割裂,結果將很嚴峻。我以為美國或許在面對第三次本錢割裂,榜首次是剛建國時期,美國國內的本錢分成親英國、親法國兩派,差點打起來。
第2次本錢割裂是在南北戰役之前,東北部的工商本錢要全國擴張,遇到了南部種植業本錢的反抗,兩邊沒處理好不合,最終迸發內戰。現在我以為呈現了虛擬本錢和實體本錢,本鄉本錢和全球本錢的割裂,詳細表現是這一次美國的一些本錢家揭露站臺,支撐某一方提名人,而曩昔是許多本錢家都躲在后邊。
關于特朗普中選對全球化格式的沖擊,首要,我以為全球化從經濟學邏輯上講必定是有其合理性。古今中外一切的經濟活動都由三要素構成:勞動力、技能和本錢。全球化便是讓經濟的三個要素在全球布局,成果是提升了人類的出產功率。此外,伴跟著全球化開展,各類思維的磕碰也提高了人類立異的或許性,從而帶來人類全體福利的添加。
理論上來說全球化是個功德,西方、尤其是美國,主導了曩昔40年來的全球化進程,其間美國本錢賺的盆滿缽滿。以手機為例,全球有幾千家手機企業,蘋果一家就分走了一半的贏利,這是個現實。
但曩昔幾十年來的全球化問題在于,利益分配是不平等的,根本上都被跨國公司、華爾街的股東拿走了,美國的民眾沒有取得相應的收益,中小企業和勞工面對更大的壓力。這就帶來了問題,全球化挺好,但收益分配很糟糕,成果是美國國內呈現了極點強壯的反全球化運動,特朗普投合了這群人的建議。
美國主導的全球化或許現已告一段落。現在的狀況是,全球南邊國家在興起,可是必定要知道,全球南邊的興起是有條件的,一是西方的相對虛弱與控制力下降,二是東方,尤其是我國的興起,讓全球南邊國家有了另一種挑選,包含非洲、拉丁美洲國家現在對歐洲、美國說話都硬氣了點。好幾個非洲國家,本來的法屬殖民地,現在說要趕開法國人,他們曾經哪敢說這個話。
因而,全球南邊的興起不僅僅由于南邊國家自身的力氣上升,而是由于我國的興起給了他們挑選的空間。當然,我國支撐全球南邊國家興起,盡管他們各自的力氣都不同,但興起今后總之是比曩昔力氣更大一點。除了我國的興起,俄羅斯脫節西方,印度也在興起,全球南邊國家的挑選大了,他們構成了一種自覺,這是跟曩昔不相同的。自覺今后,他的存在價值凸顯,反過來讓美歐國家更要去捉住他們,所以他就更有價值,構成一個正向循環。
2024年11月18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九次峰會。 新華社
全球南邊國家現在的首要任務仍是開展,開展的條件便是不能交兵,他們想要平和,好好開展自己。現在南邊國家意識到美國是靠制作戰役獲取利益,搞所謂的“分而治之”,而我國是勸談促和。在平和的問題上,全球南邊國家很明顯跟美國不是一路人了,在開展的問題上更是要依托我國。
全體的形勢是,我國、印度、東盟這些本來的東方國家與集團在興起,帶動全球南邊國家的興起。全球南邊國家的興起反過來又給東方興起國發明更大的空間,完結了比較好的循環。美國版的全球化正在阻滯或許后退,影響力下降。曩昔全球化是個好東西,可是西方、尤其是美國在主導,并在全球化進程中賺取了許多贏利。由于分配出了問題,西方國家內部構成了反全球化實力的強大,現在歐美許多右翼政府根本上都是投合反全球化的力氣。
跟著特朗普2.0年代的到來,美國主導了40多年的美版全球化進程很大程度大將告一段落。可是,全球化進程自身會持續向前開展,僅僅主導者產生了改動,未來將以東方和全球南邊的國家為主體,而我國必定會發揮決定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