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少年觀賞廣富林文明遺址。 上海市僑聯供圖
中新網上海7月18日電(記者 范宇斌)“我從沒見過像廣富林這樣一座建造在水下的博物館!在這兒,我看到了考古開掘現場,看到了古代人們制造的陶器,看到了上海幾千年的前史變遷……廣富林文明遺址像一列開往前史的列車,帶領著咱們去追溯上海的來源。”來自美國佛羅里達州的王睿涵觀賞了坐落上海市松江區的廣富林文明遺址后如是說。
17日,2023年“我國尋根之旅”夏令營(上海營)走進上海市松江區,來自美國芝北中文中心的20名華裔少年及領隊探尋上海前史文明之根——廣富林文明遺址,一起敞開了一場尋根溯源的精彩旅程。
華裔少年觀賞廣富林文明遺址。 上海市僑聯供圖
據廣富林文明遺址解說員介紹,早在6000年前,松江的原住民便在廣富林一帶繁衍生息。至4000年前,最早一批來自于黃河流域的移民來到此地,與原住民一起發明了廣富林文明。民間素有“先有松江府,后有上海灘。先有廣富林,后有松江史”之說。廣富林文明遺址因而成為“上海前史文明之根”。
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姜屾仔細地看著每個展品,還時不時和身邊的小伙伴交流心得。“前幾天,咱們去了陸家嘴,并觀賞了上海中心大廈。我一向認為上海是一個很新的大城市,沒想到居然有著幾千年的前史。”姜屾表明,他會把廣富林文明遺址的故事帶回大洋彼岸,并約請更多的美國小朋友也來這兒看看。
華裔少年觀賞廣富林文明遺址。 上海市僑聯供圖
在現場,營員們跟從解說員的解說,仔細觀看、細細品鑒,了解到廣富林文明遺址不僅是上海前史文明的縮影,更是華夏文明五千年來經過前史的洗刷與沉積而成果的文明體現。營員們表明,經過這次觀賞探尋之旅,對廣富林文明的演化和開展留下深入印象,感觸到了前史變遷的滄桑印記,加深了對本籍國的文明認同感。
華裔少年們在廣富林文明遺址合影。 上海市僑聯供圖
“海外華裔少年身體里流動的都是華夏兒女的血液,期望我們經過本次探尋,深入感觸到上海前史文明之根廣富林文明遺址的見識,留下對松江、對上海的夸姣回想,增加對本籍國更深層次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松江區僑聯主席陸洪明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