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6月12日報道(本網記者 潘月容)在福建東北部的寧德,峰巒疊翠的群山與浩瀚的東海在此交匯,孕育出獨特的“山海文化”。這里不僅有白水洋的碧波、霍童古鎮的古韻,更沉淀了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畬族民歌的悠揚、霍童線獅的靈動、壽寧北路戲的鏗鏘、福鼎白茶的古法技藝……這些承載著閩東人智慧與情感的非遺項目,正以開放的姿態跨越山海,從閩東大地走向世界舞臺,成為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鮮活注腳。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會中國館福建活動周展演上,身著鳳凰裝的畬族歌手雷美鳳演唱《采茶歌》《歌是山哈傳家寶》《盤古歌》等歌曲。圖源大夢蕉城
5月30日,身著鳳凰裝的畬族歌手雷美鳳,在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會中國館福建活動周展演上,演唱《采茶歌》《歌是山哈傳家寶》《盤古歌》等歌曲,讓“畬族雙音”這一承載民族記憶的歌聲在世界舞臺響起,閩東大地的非遺保護實踐正以鮮活姿態展現傳承智慧。
近年來,寧德市各地各部門統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守正創新,擔當作為,推動寧德市非遺保護工作基礎不斷夯實,制定出臺了《寧德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寧德市木拱廊橋保護管理條例》《寧德市畬族文化保護條例》等地方性法規,從立法層面規范和保障非物質文化遺產。
數字化保護為傳統技藝裝上“時光存儲器”。打開“寧德非遺云小鎮”小程序,民間文藝愛好者張先生驚喜地發現在這一小程序就可探尋寧德非遺背后的故事,“作為寧德本地人,個人很喜歡研究本土的歷史文化,‘寧德非遺云小鎮’這個智慧云平臺,可以很直觀地將‘寧德非遺基因庫’展現出來。”
“‘寧德非遺云小鎮’小程序以數字存儲形式全面整合各類資源數據,通過多元化的展現形式,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云共享。”寧德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數字加持,線上可感,線下展示也更生動。霍童線獅館內全息影像的線D技術讓畬族服飾在游客身上展現……這種“活態記錄”與搶救性保護并行的策略,讓非遺煥發新的生機。
此外,寧德市繼續拓展建設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云展館、畬族文化園云展館、寧德霍童線獅云展館、寧德非遺好物商店云展館、“寧德非遺旅游”“寧德非遺課堂”“寧德非遺場所”,豐富“寧德非遺云小鎮”平臺。
目前,寧德市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項目4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23項、省級非遺項目84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22名,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20名,數量居全省前列。
近些年,寧德市各地不斷探索文化遺產與旅游深度融合,活化利用古村落、古建筑,引入非遺文創、文化展示等新型業態,將具有代表性的文保單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展示基地等串聯成線,推出了一批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文化遺產主題旅游線路、研學產品等。
走進柘榮縣靴嶺尾村,剪紙樣式的房屋立面、窗花、燈籠、椅子、燈光秀等隨處可見。據了解,靴嶺尾村深入挖掘本村400多年的剪紙傳統文化底蘊,錨定“清新鄉野 文創田園”這一發展定位,探索“研學+旅游”的發展模式,挖掘剪紙文化底蘊并活化利用,形成了以剪紙為龍頭的文化產業振興新路徑。
幾年時間,靴嶺尾村完成“蝶變”,從軟弱渙散村發展成為年均接待游客超15萬人的“網紅村”,先后被評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福建省金牌旅游村”“福建省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福建省新時代特色文藝示范基地”“福建省鄉村振興示范村”“國家AAA級景區”等。
當霍童線獅館內游客體驗如何舞動線獅,當柘榮靴嶺尾村的剪紙里呈現畬族文化,寧德正將非遺轉化為可觸摸的生活體驗。這條“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融合路徑,讓寧德非遺走進萬家,推動寧德文旅經濟發展。
2024年,福鼎白茶作為中國茶唯一非遺代表,驚艷亮相巴黎盧浮宮“新生萬物——中國非遺與當代設計展”,同期舉辦高規格國際品鑒會,駐法大使盧沙野、法國前總理德維爾潘、國際巨星蘇菲·瑪索、諾貝爾創始人集團主席等國內外嘉賓全程參與并點贊福鼎白茶。
在福鼎白茶專場國際推介會上,通過非遺大師福鼎白茶制作技藝展示和福鼎白茶茶藝表演展示中國茶的獨特魅力,把中國茶帶到法國,讓更多的法國人民感受中國茶文化的魅力,增進中法民間友誼。
無獨有偶,2025年4月初柘榮剪紙亮相西班牙馬德里,在“清新福建”文旅推介會暨“投資福建”經貿對接會上,柘榮剪紙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孔春霞向現場觀眾展示了一幅以“福”為主題的剪紙作品《福》,巧妙地將福建與西班牙的特色元素融合在一起。該作品在活動現場作為贈禮,見證了兩國的文化旅游交流,增進了友誼。
非遺的傳播不僅需要靜態的藝術展示,還離不開動態的文化遠航。福鼎白茶制作技藝、柘榮剪紙以匠心之作架起中西文化橋梁,而“福寧號”則以破浪之勢重續海絲文明脈絡,兩者皆以非遺為筆,在不同的時空維度書寫著中國文化的世界表達。
日前,“四海傳福·福寧揚帆”重走海上絲綢之路紀錄片《福寧號》,真實記錄了沿用“中國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世界最大仿古福船“福寧”號,從中國出發,下南洋,重走海上絲綢之路,抵達馬六甲海峽進行文化交流,以此為脈,向世界展示中國深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航海文化、海絲文化底蘊。
當畬族雙音的余韻在日本大阪世博會回蕩,寧德對于非遺保護的實踐早已超越一場演出的意義——它以系統性保護筑牢文化根基,以文旅融合激活現代價值,以守正創新打開國際視野,為中華文明的當代傳承提供鮮活的閩東答案。
一磚一瓦述說歷史,一石一木承載鄉愁。傳統村落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維系著中華文明的根,寄托著中華兒女的鄉愁。千百年來,廣西12個世居民族不斷融合,創造了多姿多彩的文化,廣西傳統村落...
祠堂變學堂、“花海”帶動“熱游”、傳統村落變身電影村……記者日前走訪江西多個擁有近千年歷史的傳統村落發現,當地深挖文化潛能,將傳統村落文化與鄉風家訓、農事節氣、紅色文化等相結合,呈現出...
她是客家人的精神原鄉,“客家母親河”汀江滋育兩岸繁華,“客家首府”汀州傳承千年文脈;她是紅旗不倒的革命圣地,譜寫“紅旗越過汀江”的英雄傳奇;她還是晨昏煙火里的好客小城,以“福建西大門”...
在嶺南水鄉的懷抱中,瓜嶺村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悄然綻放著古韻與現代相結合的獨特魅力。這個有著五百多年歷史的古村,坐落于增城區新塘鎮東部,清澈的河流穿村而過,寧靜的碉樓依偎在水邊,一座座...
日前,“首映在廣州”——電影《再見,也許不再見》首映活動在廣州成功舉辦。影片由香港新銳導演侯楚峰執導,何佩瑜、李東赫、孫伊晨、張景祎主演。這部在廣州市增城區取景拍攝的影片,憑借細膩溫暖...
清澈的河涌穿村而過,寧靜的碉樓傍河而立。別致的民宿與嶺南特色古建筑錯,綠樹繁花相映……漫步瓜嶺村,獨特的水鄉風韻讓人流連忘返。 瓜嶺村位于增城區新塘鎮東北部,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