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
勃然大怒,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初,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拾掇舊山河,朝天闕。
這個新年檔,因為張藝謀的電影《滿江紅》,岳飛的故事再次被人們談起。
岳飛是眾所周知的愛國民族英豪,是宋朝光芒耀眼的將星之一,深得軍心和民意的統(tǒng)帥。他時刻短的終身,一向忠實地履踐著背刺“盡忠報國”的誓詞。
岳飛(1103—1142年),字鵬舉,南宋時期抗金名將。他身世貧窮,早年投軍,憑仗一身武藝和過人膽識屢建奇勛,很快得到南宋朝廷的欣賞和重用。
岳飛統(tǒng)領(lǐng)戎行先后安排四次北伐,金人喪魂落魄,處處流傳著“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贊賞。在第四次北伐時,岳家軍開拔距北宋國都開封四十五里的朱仙鎮(zhèn),故都垂手而得,黃龍直搗可期,可是在朝廷的指揮下,岳飛被逼撤軍。翌年歲末,岳飛慘死在宋高宗趙構(gòu)和奸相秦檜制作的冤獄之中,年僅三十九歲。
《滿江紅》云:“三十功名塵與土。”關(guān)于岳飛而言,再高再重的功名,與“拾掇舊山河”這項工作比起來,就像塵土相同微乎其微。
“一詞壓兩宋,一人抵萬軍”的他,在時刻短的終身中,一再北望故園,心中從頭到尾未曾放下一夢: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xù)漢陽游,騎黃鶴。
滿腔忠憤,碧血丹心,岳飛的終身盡顯盡忠報國之英豪豪情。
01
武藝“一縣無敵”
岳飛,少負時令,就事沉穩(wěn)話不多。家中貧窮卻勤學不輟,特別喜愛《左氏春秋》、孫吳兵書。
他拜周同為師,學會了周同的悉數(shù)技藝,能雙管齊下,武藝“一縣無敵”。周同身后,岳飛每當朔日、望日便到他的墳?zāi)辜腊菟8赣H岳和見此很是慨嘆,問他:“你若被國家委任,應(yīng)該會為國家殉難以滿意大義吧。”
史書上沒有記載岳飛的答復,但咱們都知道,他用終身給出了堅決的答案。
河南安陽市湯陰縣岳廟街的岳飛紀念館。
02
親身掌握戰(zhàn)旗,沖鋒在前
岳飛天分異稟,自小小年紀起,便神力蓋世。史載其“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其子岳云如父,參軍征戰(zhàn)后,每戰(zhàn),都手握兩鐵椎,重八十斤,先諸軍登城。
身世卒伍的岳飛常常以身作則,親身掌握戰(zhàn)旗,冒著流矢,沖鋒在前,即使帶病也要出征,“時飛苦寒嗽,力疾而行”;而戰(zhàn),他就毫不吝身,直至“體被百余創(chuàng),甲裳為赤”“摧精擊銳,不堪不止,則不知有其身”。
岳飛的幕僚曾竭力勸止他,最好不要親身充任“旗頭”,一旦被敵人認出,會集強弓硬弩來射殺,后果不堪設(shè)想。可是,岳飛以身作則的習氣早年就養(yǎng)成了,即使成為軍事將領(lǐng),他依然故我。
關(guān)于他的善戰(zhàn)勇猛,有兩個聞名戰(zhàn)例。
岳飛與金兵對峙于滑南,曾領(lǐng)百騎在黃河岸邊練習,與金兵萍水相逢,岳飛鼓勵士眾,說:“敵雖眾,不知道吾真假,當及其不決擊之。”說罷,單獨奔馳迎敵,舞刀而前,一刀將金將斬于馬下。
岳飛帶領(lǐng)百余騎前往壽陽、榆次縣窺視敵情,被敵圍住。岳飛持矛單騎突陣,收支數(shù)回,殺其騎將數(shù)人。
河南開封朱仙鎮(zhèn)啟封故園,南宋岳飛抗金浮雕。
03
“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岳飛是我國古代治軍的榜樣,“岳家軍”成為一時的模范。
岳飛保護士卒,治軍嚴正,常常親身監(jiān)督兵士練習,遇事不徇私情。
其風紀之好,不光為南宋諸軍之冠,在我國古代前史上也稀有其比。他們在行軍途中,“夜宿民野外,民開門納之,莫敢先入。晨起去,草葦無亂者。”一直堅守著“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的戒條,金人喪魂落魄,處處流傳著“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贊賞。
據(jù)悉,岳家拳是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由岳飛在許多征戰(zhàn)中總結(jié)而成。此前,湖北省黃梅縣岳氏宗族在修正祖墓時開掘了《岳家拳法》,后再編命名為《岳武穆王武藝要論》。
04
是將軍,也是文人
岳飛雖身世行伍,但有極好的書法素質(zhì),以行、草為主,痛快淋漓,氣韻生動,頗具淳正之氣。傳世書跡有《書謝朓詩》《前后班師表》《吊古戰(zhàn)場文》等。文天祥評其筆法:“若云鶴游天,群鴻戲海,而兼文學之長,當吾世誰能及之。”
如果說岳飛的《滿江紅》激蕩一腔愛國情,那么他的另一名篇《小重山》則讓咱們看到了一代名將的鐵血柔情:
昨晚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單獨繞階行。人悄然,簾外月朧明。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思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岳飛在這首詞里,遣詞宛轉(zhuǎn)宛轉(zhuǎn),卻寄托了許多愛情:故園怕回憶,而托諸驚夢;所愿不得償,則托諸空階明月;懷壯志而不伸,致坐失良機,而托諸瑤琴獨奏,賞音無人。用情控制殷切,讀來悲慘悱惻。
除了詞著作,岳飛還有文章傳世,《乞班師札子》便是其中之一。在這個表奏皇帝的奏折中,岳飛動情寫道:“臣伏自國家變故以來,起于白屋,實懷捐軀報國、雪復讎恥之心。”字字滲透著愛國之心和克復華夏的激烈期望。
05
《滿江紅》是哪年創(chuàng)造的?
關(guān)于《滿江紅》的寫作時刻,向來有紹興三年、四年、五年、七年、十一年等諸種說法。
我國社會科學院前史研究所學者王曾瑜認為,從現(xiàn)有材料,今人已不或許斷定《滿江紅》的切當創(chuàng)造時刻,他估測這首詞或許創(chuàng)造于紹興四年。
這一年,岳飛受命揮師北伐,自鄂州至襄陽,僅用兩三個月的時刻就依照預(yù)訂方案克復襄陽、郢州、隨州、鄧州、唐州、信陽軍等六郡之地。
這是南宋樹立政權(quán)以來榜首次克復大片失地,年僅32歲的岳飛被封為節(jié)度使,成為南宋大將中最年輕有為的一員。岳飛不會過火重視職位凹凸,封節(jié)度使只會讓他愈加激烈地重視山河一統(tǒng)的大業(yè),記憶猶新困難而綿長的征途。王曾瑜認為,詞作中的“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這兩句,用以反映他其時的這種心態(tài)是最為恰當?shù)摹R蚨@首詞有或許創(chuàng)造于紹興四年。
前史學者陳非則在一篇《〈滿江紅〉只能是岳飛著作》的文章中談到,這首詞應(yīng)該作于紹興十年(1140)秋。
這年七月,在郾城、潁昌兩仗中,岳家軍擊退金兵主力,擊斃統(tǒng)軍大將夏金吾,宋軍前鋒推進到朱仙鎮(zhèn),離北宋故都汴京僅45里,與兀術(shù)對壘而陣。不久之后,岳飛又大北兀術(shù),金兵全線崩潰,克復河山的局勢空前大好。岳飛上奏高宗:“金人銳氣懊喪,盡棄輜重,疾走渡河。好漢向風,士卒用命,時不再來,機難輕失!”當他滿懷信心正準備向汴京進軍時,宋高宗和秦檜一天內(nèi)連下十二道金字牌,指令當即退兵。岳飛憤惋泣下,無法師還鄂州,所復地盡失,他深知“十年之力,廢于一旦”,康復河山的壯志無法完成。在極度悲憤中,岳飛書寫了這首壯懷激烈的千古絕唱。
06
“賀蘭山”或在河北磁縣
《滿江紅》這首詞作中,岳飛欲“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中的“賀蘭山”,到底在哪里?
賀蘭山,一般認為是連綿在寧夏西北邊境、長達五百多里的那座賀蘭山,且此前詩詞中的賀蘭山也確實多指這座山。其時這座山在西夏境內(nèi),宋金并未在那里打過仗,岳飛何必去踏破這座賀蘭山?
前史書上記載的磁縣賀蘭山。
今世不少學者認為,岳飛《滿江紅》中的賀蘭山是坐落在河北省磁縣的賀蘭山。這座山長二十里,寬一至五里,西起新坡,東至車騎關(guān),南山為陡峭崎嶇的丘陵,北山稍見挺拔。自唐代以來,車騎關(guān)便是貫穿南北、來往必經(jīng)的大路。北宋末年,金兵南侵,這兒便成了抗金的戰(zhàn)場。
建炎三年(1129)之前,岳飛從前駐軍磁州西南三十五里的岳鄉(xiāng)鎮(zhèn),賀蘭山便是他的練兵場所。岳飛天然對賀蘭山的山川局勢一目了然,也深化知曉賀蘭山的戰(zhàn)略地位的重要性。建炎三年六月今后,磁州落入金人之手,這也就不難了解為何岳飛會寫“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著有《辛棄疾傳》的聞名前史學者鄧廣銘則認為,詞作后半闕的賀蘭山與匈奴都是泛指,不該過火拘泥于賀蘭山的具體位置地點。詞作中已然把匈奴作為戰(zhàn)役目標,那么賀蘭山、陰山、祁連山入詞相同也能夠了解。
07
“盡忠報國”
仍是“精忠報國”?
民間流傳著許多關(guān)于岳飛的故事。“岳母刺字”是其中之一,粗心說的是,岳母在岳飛的背上用繡花針刺上了“精忠報國”四個字,期望他永久以報國為志。
可是據(jù)《宋史》記載,岳飛后背有“盡忠報國”四個字,深化膚理。有觀念認為,這四個字是后來才漸漸演變?yōu)椤熬覉髧薄?/span>
岳飛也確實對母親十分孝順。聽說,當母親患病的時分,岳飛會親嘗湯劑,然后送到母親床前,走路時輕手輕腳,生怕打擾了母親歇息。
母親過世之后,岳飛哀痛至深,“水漿不進口者三日”。
08
人譽“清貧大將軍”
岳飛的終身,忠實、廉潔,一身正氣。岳飛之孫岳珂編寫了一本《金佗稡編》,記載岳飛行跡。書中說,岳飛日子簡樸。他在家穿著都是麻布做的衣服,和一般布衣沒有兩樣。家里的用具,滿意日子根本需求就能夠了,不刻意追求華巧。
一次,岳飛去部將郝晸家做客。郝晸讓家人端上來一盤酸餡做的包子,岳飛此前從未吃過,感覺滋味特好,所以脫離時讓人將吃剩的“留其他認為晚食”,也便是打包回家晚上吃,這種節(jié)省的做法,使屬官們倍感吃驚。
岳飛廟大殿,門前楹聯(lián)“人生自古誰無死,榜首功名不愛錢”。
事實上,岳飛的收入是很高的,除了俸祿,還有各式各樣的恩賜,他個人要享用比較好的日子待遇徹底沒有問題,但他沒有這樣做,而是堅持艱苦樸素風格。
據(jù)史料記載,因為岳家軍在戰(zhàn)場上屢建奇功,所以常常得到朝廷恩賜,有時一次多達數(shù)十萬貫。但岳飛一直堅持與兵士們患難與共,將獎勵如數(shù)分給將士,從未私藏一錢。所以其時人們常稱岳飛為“清貧大將軍”。有一次,戰(zhàn)事緊迫,物資缺乏,他便指令將朝廷恩賜給自己的物品變賣,籌款造弓兩千張。有部下說:造軍火應(yīng)花費官錢。岳飛淡淡地答復:這要上好幾個折子才干求得,已然戎行急需,仍是自己付出吧!
09
“文臣不愛錢,武臣不吝死,
全國和平矣”
岳飛自20歲參軍,到39歲被害,終身戎馬倥傯,戰(zhàn)役在抗金的最前哨,不時不忘以康復華夏為己任。有人曾問岳飛,全國何時才干和平,他答道:“文臣不愛錢,武臣不吝死,全國和平矣。”
確實,像岳飛這樣既不蓄姬妾又不營私財?shù)恼晒賳T,在前史上是十分稀有的。
岳飛已逝,《滿江紅》不朽,愛國的熱血不泯,這或許便是咱們一遍遍重溫前史的含義。
修改 | 徐曼
策劃 | 房淑婧 蘇浩軍
-材料來歷-
央視新聞、我國新聞網(wǎng)、學習時報、
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網(wǎng)站、新黃河、
人民網(wǎng)、河南衛(wèi)視、燕趙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