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村坐落陜西省咸陽市禮泉縣以北,處于聞名的唐昭陵腳下。2007年以來,袁家村以村莊旅行為突破口,打造農人創業渠道,處理工業展開和農人增收問題;以股份合作為切入點,興辦農人合作社,處理收入分配和一起富裕問題;以村莊電商為關鍵,依托渠道資源優勢,處理轉型晉級和繼續展開問題。袁家村經過以村黨支部為中心,以農人為主體,以立異為主線,經過發掘關中民俗文明、轉型晉級做村莊休假、全面提高服務質量、展開村莊旅行電商等手法,探究出了一條旅行助力村莊復興的新路子。
2021年,袁家村游客招待量600萬人次,旅行歸納收入超越10億元,鄉民人均純收入10萬元以上,招引800多名創客,吸納作業3000多人,帶動周邊萬余農人增收。取得國家AAAA旅行景區、全國文明村鎮、全國村莊旅行要點村、國家森林村莊、我國十大美麗村莊、全國村莊旅行演示村、我國最有魅力休閑村莊、國家特征景象旅行名村、全國一村一品演示村、我國村莊旅行創客演示基地等榮譽。
袁家村整體鄉民團體過大年
白馬灘鎮
白馬灘鎮坐落黃龍縣東南部,距縣城43公里,區域總面積476平方公里。全鎮轄7個村委會、48個鄉民小組,總人口8350人,農業人口6580人,因為地勢地質原因,人均僅有犁地2.3畝,主導工業農副產品核桃、毛栗子、蜂蜜因為商場動搖、種類等原因,農業工業經濟收入較低。脫貧攻堅能否與村莊復興有用聯接,關鍵在于是否有工業支撐。白馬灘鎮從展開之初就找準了自己的展開定位:依托白馬灘鎮生態資源優勢,大力展開村莊生態旅行,嚴密的將農業和旅行業有用交融起來,讓農產品變身為旅行產品,構成從出產端到出售端的全鏈條工業展開形式,增加村莊復興生機。
近年來,白馬灘鎮以黃龍縣“全域旅行演示區”創立為關鍵,不斷提高旅行服務體系標準化建造,“形象圪嶗”、“神道嶺”兩個國家AAA級旅行景區游人如織,石門峽漂流越發興旺,漂流藝術節、村莊旅行節等旅行節慶活動常態化展開,“美麗堯頭—形象圪嶗—東周古寨”精品村莊旅行線路成為全國驢友的“打卡地”,多元化富民工業展開格式日趨完善。依照“周周有活動、場場都精彩、天天能發團”思路,舉行黃龍縣村莊旅行節、白馬灘鎮漂流藝術節等系列活動20余場次,全年招待游客40萬人次,帶動全鎮精品民宿、特征餐飲、食物出售、活動攤販等新業態有序展開,完成旅行歸納收入3250萬元。讓村莊變景區(景點)、當地大眾變旅行人、農產品變旅行產品成為實際,進而將更多大眾成為白馬灘鎮餞別兩山理論,展開綠色經濟的受益人。
白馬灘鎮神玉村圪嶗廣場游人如織
2022年,國際旅行聯盟聯合我國國際扶貧中心,向社會各界廣泛搜集相關事例,終究50個典型事例當選,此次也是我省事例接連第五次當選。以往當選項目分別為:2018年的《陜西留壩:探究村莊旅行開發扶貧新路子》,2019年的《陜旅集團:“山花工程? 后備箱舉動”打造旅行扶貧“陜旅樣本”》,2020年的《陜西安康市石泉縣后柳鎮中壩村:憑仗“作坊小鎮項目”完成旅行減貧》和2021年的《陜西西安市長安區南堡寨村:長安唐村項目的探究與實踐》。
國際旅行聯盟自2018年起開端進行“國際旅行聯盟旅行減貧事例”“國際旅行聯盟旅行助力村莊復興事例”搜集和錄入作業,旨在經過對優異事例的搜集和收拾,構成具有學習含義的減貧和村莊復興理念,并以此繼續宣揚和推進旅行在村莊復興中發揮更重要作用。
來歷 :文明陜西
(責編:程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