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眸娛
短劇成為劇集商場的新風口之后,香港導演也要來分一杯羹了。
香港聞名導演王晶在橫店舉行了新劇開機典禮,打造過很多經典港片的他正式進軍短劇商場,帶領香港的團隊拍照短劇《億萬傻王子》,港劇朝著短劇進化,這是群眾和商場都沒有想到的。
事實上,跟著香港娛樂圈式微,影響力逐步削弱,港劇也一直在尋求新的開展,無論是王晶拍短劇,仍是最近在優酷熱播的《新聞女王》,都能看到港劇在內容和制造形式上做出的調整,市面上現已呈現了交融內地風味的“新港劇”。
但問題在于,“新港劇”還可以逐步式微的傳統港劇商場嗎?
從進軍短劇商場這一行動來看,王晶不僅是一個成功的導演,更是一個老練的商人,以商場為導歷來推進港劇的進化,一同也統籌到了港劇本身的優勢和特征,從港劇到短劇,走出這一步并不難。
港劇和短劇盡管看似八棍子撂不著,但二者在制造上卻有相似之處。
微短劇在制造上的特征是周期短、節奏快,基本上一集一個轉機抵觸,這是微短劇最吸引人的爽點,也是差異于劇集商場上傳統長劇的優勢地點。
而節奏快、戲曲抵觸劇烈相同是傳統港劇的優勢,前期港劇便是憑仗著一點點沒有灌水的快節奏劇情抓獲內地觀眾的心,香港導演早就了解了這種節奏,拍照短劇應該也是駕輕就熟,不在話下。
除了具有短劇在制造上的優勢之外,香港導演和藝人自帶的重視度、港娛老練的影視制造團隊,都是現在內地的短劇所缺少的,這也是推進短劇精品化的助力。
比方剛剛開機的《億萬傻王子》,“王晶下場拍短劇”本身就滿足有論題度,他還帶上了導演張敏和藝人“石榴姐”苑瓊丹,重視度天然就有了。
相同,王晶帶領的香港制造團隊也是短劇拍照中的一大亮點,他和導演張敏是協作了十幾部著作的黃金搭檔,和苑瓊丹更是協作過近40次,默契且老練的團隊是短劇制造的一大保證。
閱歷過高度商場化的港劇拍照,香港影視團隊在短劇制造范疇具有天然的優勢,觀眾和商場一點點不懷疑王晶的影視制造閱歷,但卻會質疑王晶為何要“茍且偷安”拍短劇。
事實上,關于逐步衰敗的港劇來說,短劇具有的制造周期短和回款周期短的優勢,可以在短時間內回收本錢,而且收成不錯的效益和熱度,的確可以在短期內帶動港劇的回暖。
但相同,觀眾和商場的憂慮也不無道理,短劇商場紊亂、內容質量欠安,在群眾認知中便是一個“快消品”,這和港劇“精品佳作”的口碑是截然相反的,在必定程度上會影響港劇積累了幾十年的口碑,從長遠來看不利于港劇口碑的連續。
盡管港劇現已邁出了走向短劇的這一步,行將迎來簇新的蛻變,但短劇的優勢和下風都十分顯著,跟著二者的交融,會構成何種形式的“新港劇”仍然一個謎題,能否成功解救傳統港劇商場也尚未可知。
事實上,港劇為了重回黃金年代做出了十分多盡力。
閱歷了幾十年的開展演化,港劇現已構成了十分老練的制造形式,并積累了適當不錯的口碑,乃至一度影響了內地的劇集商場,但一同也不可否認,跟著藝人的丟失、影響力的削弱,港劇的確急需新的生機還喚醒這個從前的“東方好萊塢”。
2014年是TVB由盛轉衰的初步,從這一年起,TVB的盈余開端下滑,到了2017年,TVB全年盈余只剩下了2.55億港元,比較于2014年減少了近12億港元,從此之后下滑的趨勢就止不住了,2018年到2022年這五年間,TVB累計虧本了22億港元。
面臨比年虧本的狀況,TVB開端尋求和內地渠道的協作,為港劇開辟內地商場,解救逐步式微的港劇商場。
2013年,TVB和優酷馬鈴薯集團到達戰略協作,但其時兩邊僅停留在版權協作階段,TVB為優酷馬鈴薯供給港劇的獨家新媒體版權,爾后的兩年間,優酷站內TVB劇集的播放量都超過了100億,盡管港劇在內地的影響力仍然存在,但卻止不住TVB盈余下滑的趨勢。
跟著內地劇集商場的騰飛,港劇開端尋求和內地的深化協作,2016年,TVB和愛奇藝簽訂了長時間深度戰略協作協議,港劇商場和內地商場的協作進入了內容制造的階段。
自此開端,港劇從輸入內地變成了和內地協作拍照劇集,TVB和愛奇藝協作網劇《無間道》《盲俠大律師》,和騰訊合拍《宮心計2》《使徒行者2》,和優酷合拍了《白色強者2》等。
這一時期,港劇和內地多家視頻渠道到達了協作,港劇和內地劇集開端交融,具有內地風味的“新港劇”逐步成形。
順應著年代的開展,TVB逐步意識到港劇商場規劃和內地劇集商場規劃的距離,港劇開端不再限制于香港,到了2021年前后,大批港星開端北上,在內地劇集、綜藝中頻頻刷臉,也將港劇老練的制造形式引進了內地。
港劇的內容和制造形式都越來越側重于內地,內容上呈現了反映香港人在內地日子的劇集《香港人在北京》,制造形式也跟著內地商場的潮流而呈現了短劇。
跟著港劇和內地商場的交融逐步深化,港劇迎來了蛻變和重生,以“內地渠道+香港主創”為首要協作形式的“新港劇”現已逐步占據了商場。
在和內地劇集的交融中,“新港劇”并沒有放棄本身的共同優勢——港味,近幾年的港劇中仍然可以看到香港本鄉的城市面貌和人文特征,故事劇情也仍舊保存了傳統港劇快節奏、多回轉的特征。
但與此一同,“新港劇”在保存港味的根底上有了更多的創新和改動。
首先是制造規劃的擴展,早年的港劇首要限制在香港,拍照場所和規劃都有限,跟著和內地協作的打開,“新港劇”拍照場所和預算都有了顯著的進步,視覺效果和制造都愈加精巧。
其次是形式上愈加多元化,最明顯的改變便是王晶帶領著香港導演和藝人一同拍短劇,而在此之前,TVB也現已推出了一共只要12集的電視劇《香港愛情故事》,“新港劇”也朝著小而美進化。
雜糅內地劇集的風格和形式構成的“新港劇”為港劇商場帶來了新的生機,而回到終究的意圖上來,“新港劇”能否帶動港劇商場回暖呢?依據TVB2022年度報告顯現,2022年TVB集團收入為35.86億元,比前一年增長了6.87億元,漲幅到達24%,而TVB在內地的業務收入漲幅到達5%,“新港劇”在某種意義上的確解救了香港劇集商場。
但到了2023年,TVB又呈現了成績虧本現象,集團發布公告稱,估計2023年上半年的EBITDA虧本為1.8億港到1.9億港元之間。
和內地的協作的確讓港劇商場在短期內有所回暖,但港劇商場真實式微的原因是年代的盈利現已被吃光了,一方面內地影視職業逐步老練,揉捏了港劇在內地的商場,另一方面互聯網年代的到來意味著香港電視黃金年代的遠去,港劇在內地和香港的觀眾很多丟失是不可逆的趨勢。
港劇想要從頭拿回“東方好萊塢”的名號,僅僅靠內容和制造上的調整是遠遠不夠的,換句話說,短劇沒辦法解救港劇,“新港劇”也沒辦法解救港劇,由于港劇的黃金年代現已走遠了,但背靠內地商場的“新港劇”,或許還能具有不一樣的、更寬廣的未來。
更多精彩內容,重視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許下載鈦媒體App
【環球時報記者 范凌志】港府主張修訂《電影查看法令》,明文規定查看員須考慮影片上映是否不利于國家安全。有外媒借此炒作“香港自在進一步萎縮”,《環球時報》就此對香港聞名導演王晶進行了專訪。王晶材料圖...
01:39(來歷:人民日報客戶端)告發/反應...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范凌志】5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受全國人大常委會托付,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作關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推舉制度的決議(草案)...
4月12日清晨,導演王晶發文怒懟姜濤:香港頂流?真的沒發神經?求求你滾出娛樂圈。姜濤(Show Keung),1999年4月30日出世,我國香港男歌手、藝人、舞者,男團Mirror成員。來歷:@小弟王...
這批導演從前參加、親歷過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特殊的徐克在《倩女幽魂》《青蛇》中寫癡纏的人鬼戀,凄艷妖冶,別出心裁;杜琪峰1996年與伙伴韋家輝,游乃海等人創建銀河映像,三年后拍出一部《槍火》,冷峻的印象干凈利落,將香港黑幫電影帶入新高度;許鞍華則一向衷曲文藝片,《天水圍的日與夜》《女性四十》《桃姐》,港人瑣碎的日子在她的鏡頭下慢慢流動,安靜有力。
警匪片、動作片、賭片、文藝片、喜劇片,黃金時代的港片有著彼時內地難以企及的老練類型化和高度商業化。而現在帶著時代的濾鏡眺望它,周星馳的玩味一笑、張敏的性感一瞥和張國榮對鏡一舞都成為了無法復刻的經典。時移勢易,周潤發和張國榮從《英雄本色》中回身,“我不做大哥很久了”,“港片”也成為了一個帶有懷舊興味的名詞。
受1997年金融危機電影融資受阻,內地、日韓等電影商場興起等雜亂要素影響,香港電影上世紀末墮入低點。2003年《內地與香港關于樹立更嚴密經貿關系的組織》(CEPA)簽定,CEPA協議為香港電影人打通了出資、制造、宣發的鏈條,內地和香港的合拍片能夠作為內地電影進行宣揚、放映,為香港電影供給了新的商場出口。
在這之后,香港電影人“北上”制造合拍片漸成香港電影工業干流。CEPA協議收效當年,香港寰亞電影和天津電影制片廠協作出品的《無間道Ⅲ:終極無間》在兩地同步上映,收成3700萬元票房,成為香港當年最賣座的電影。次年,周星馳導演的《功夫》在內地拿到1.7億票房,電影商場為之一振。
假如審視近些年國產影片,咱們會發現香港導演在其間扮演了至關重要的人物。周星馳的《西游·降魔篇》12.46億成為2013年票房冠軍;莊文強和麥兆輝再攜手,2018年的《無雙》登頂國慶檔票房冠軍;王晶的《澳門風云》系列累計票房超25億......
每一個了解的姓名,都經歷過至少一次創造的轉向。周星馳從小角色喜劇轉而拍照起動作奇幻片,美人魚、西游記一部接一部;徐克拍起了主旋律商業片,兩部《長津湖》將他悉數電影總票房拉高100億,成為國內票房最高的導演;王晶則另辟蹊徑投向網絡分賬電影。
這個進程中,有人如虎添翼,尋找到新天地,躍上票房榜前幾名;也有人固執留存港片的老滋味,仍舊用香港老面孔講老故事;相同有人無法習慣,在藝術風格和商場博弈中跋前疐后。
假如要找到一絲純粹的“港味”,這些導演現在的著作也無法滿意影迷。香港本鄉電影商場并不大,加上人才流失等雜亂原因,再拍出大體量的影片愈加困難。關于忠誠的港片影迷來說,只要回望那個黃金時代,才干找到那種張揚的聲色、爆裂的視聽影響,爽快恩仇的情感發泄和天馬行空的想象力。
在許多北上的電影人中,王晶是最早一批進入內地商場的香港導演,他拍片節奏極快,豆瓣上他擔任導演、編劇和制片人的影片算計超越500部。不過,除了部分代表作外,不少影片被質疑唐塞粗糙。在內地商場,王晶融入極快,院線電影、網絡電影都拍,與視頻渠道協作嚴密。
近來,騰訊視頻發動港片季活動,根據近年來站內用戶對港片條意圖觀看量和喜愛度,修正了150部優質港片,并邀請用戶參加線上短視頻二創、觀影打卡、寫影評等活動。
作為此次港片季的星推官,王晶選擇了自己的《賭神》《賭俠》《賭俠大戰拉斯維加斯》和《賭圣2》,在這個賭片系列中,他將嗜賭如命的賭徒,塑造成灑脫霸氣的“賭神”周潤發、無厘頭搞怪的“賭圣”周星馳和將二者連通的“賭俠”劉德華,也將自己父親王天林成果的賭片類型推上新的高度。
得益于此次港片季,界面文娛和導演、編劇王晶有了一次關于香港電影、內地商場和國產片的一次詳談。談天進程中,王晶金句不斷,1930年上映的電影、《神雕俠侶》的情節、抖音盛行的“小楊哥”短視頻不斷被拋出來。
吐槽自虐式扮演,王晶拿出奧斯卡影帝達斯汀·霍夫曼作為反面教材。聊到部分香港導演對內地商場的隔閡,他說這些人覺得“內地比丹麥還遠”。問他港片繼承,他會說“一江春水向東流”,仍是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了。再要問他商業片窘境的問題,他直接回:不要問我怎樣辦,咱們的問題咱們辦。
界面文娛能明晰感遭到眼前坐著的這位將近70歲的導演,酷愛自己的作業,并且對文娛職業仍有清醒的判別,日子上則依然保持著35歲時的心態:只求高興。究竟“30多歲最紅的時分都沒有爭,現在再爭什么呢?”
界面文娛:這次騰訊視頻港片季,你選擇了《賭俠》《賭神》《賭俠大戰拉斯維加斯》和《賭圣2》這幾個片子,為什么?
王晶:有點相似一個以“賭”為中心的世界吧,我覺得還挺能代表我。
界面文娛:這幾部片子有哪些特色?
王晶:首要便是90時代,咱們都是很聽任的、單純的,悍然不顧地尋求歡喜,有一種為所欲為的感覺。當然每個時代都必定有不同的規則和不同的價值觀。
界面文娛:你怎樣看賭片這個重要類型片,在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存在價值?
王晶:沒有什么價不價值,每一個黃金時代都必定有黃金的類型,否則它也不會是黃金時代了。好萊塢歌舞片、西部片、宮殿片,咱們現已看膩了,被電視全打死了,之后便是冒險片到現在,披上不同的外殼罷了。
界面文娛:其實香港電影有一個很好的文本中心——武俠。
王晶:由于咱們有幾個大師嘛,金庸、古龍、梁羽生、倪匡,這幾條線比較明晰。
界面文娛:本年有《神探大戰》《七人樂隊》《仍是覺得你最好》和《明日戰記》幾部港片上映,現在是不是有一種港式復古潮流?
王晶: 我覺得《仍是覺得你最好》做的好,《七人樂隊》不值得鼓舞。好多年都沒有《仍是覺得你最好》這樣的劇本完好的港片了,也該出一個這樣的片子了。
界面文娛:咱們就不太了解為什么好多年沒有。
王晶:由于寫一個這樣的劇本出來,寫的人賺不到什么錢。我也能寫,我寫了找誰演啊?相同得找大陸的人演,搞半響,累得要命,老板未必支撐。我現在弄個槍戰,放三個腕,立刻就過了,我干嘛要寫啊?新導演沒問題啊,他有空啊,他也是搏一把。
界面文娛:你現在還投這樣的文藝片嗎?
王晶:曾經我是有自己的公司,有點錢。一家公司應該商業片、文藝片都有一些,才干做大。現在那個公司沒有了,也沒看到什么好的體裁,暫時就不投了。
界面文娛:但從現在來看,黃金時代的這幾個類型都某種程度上斷代了。
王晶:斷代首要是由于內地從頭放開了,發行老練了,有了新的規則,上一代黃金時代的許多類型不被鼓舞,所以自然會斷代。
界面文娛:從類型自身的這個生命力來說,你后來也拿出了《澳門風云》三部曲。
王晶:《澳門風云》也便是一個閹割版吧,它也不鼓舞賭博,反而更像是一種動作、搞笑片。
界面文娛:這個系列現在不計劃持續下去了?
王晶:得有人演,那些人都年歲大了。
界面文娛:你仍是比較喜愛用我國香港的班底和藝人?
王晶:他們的功用比較專業化,比方說我用甄子丹、李連杰,他們便是動作片的極致。我用周潤發、劉德華、古天樂,便是耍帥的極致。內地的藝人許多是演技很好,但不能代表某一種類型。他們演技都很好,但他們什么都能演。
界面文娛:曩昔香港藝人遭到的練習十分商業化,內地如同不是這樣。
王晶:內地有時分是在吹捧一種喫苦、很慘的演戲辦法。許多人會說:哇!他好慘,他瘦了30斤。他都得病了,還在熬,一晚沒合過眼。宣揚的都是這些,他們認為這個便是演戲好,真實不需要這樣。我前兩天看到報道說海清拍《隱入塵煙》,泡臟水,眼睛都腫了。是不是沒有其他辦法呢?我認為不是這樣的。
界面文娛:感覺觀眾也愛看藝人喫苦。
王晶:沒有關系,這也是一種價值觀,咱們都贊同就好,少數服從多數嘛!
當年拍《小角色與大逃犯》(大陸譯為《響雷鉆》)里,達斯汀·霍夫曼演一個被納粹余孽追殺的大學生,演納粹的是英國的“舞臺之王”勞倫斯·奧利弗。一場戲里,霍夫曼要表演被摧殘幾天幾夜的感覺,但制片忽然就找不到他了。到拍戲的時分他來了,本來他是把自己反鎖在房間,不吃東西不喝水,想捕捉到那種很慘的狀況。但拍完第二天奧利弗就和他說:真實的好演技是你這三天吃好喝好睡好,你來到這兒開拍就能投入,你這個不是演技好。
現在太多自虐式的了,哎呀我寫這個劇本關起門來幾天幾夜不要任何人影響,才寫出這個ending……那是你沒本事啊!倪匡一邊打麻將,一邊就把劇本寫出來了。金庸也是啊,他老婆幫他打一圈,就去寫《射雕英雄傳》啊,他老婆打完一圈,他就寫完了。
界面文娛:香港依然有許多好的導演和藝人,但好的著作如同沒有那么多了。
王晶:前幾年的社會改動,引起許多年青人的觀念改動。2015年、2016年左右,香港政府拿錢鼓舞導演創造處女作,許多人就用基金的錢拍自己想拍的,八成都是些無病呻吟的片子,有的還不錯,但許多都沒有拍第二部,反而慣得這些人不去爭奪。
當他們想要拍一個大規模高本錢的戲時,就得拍成合拍片或國產片,得進入內地商場,他們覺得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他們無法改動自己日子的圈子,去習慣其他一個巨大無比、莫測高深的圈子。他們的感覺是:內地比丹麥還遠。
界面文娛:這條路你們這代導演不是十年、二十年前就走過了嗎?
王晶:由于咱們在兩頭跑了很長時刻,實際上我算是從香港到內地拍大片的第二個人,第一個是徐克的《黃飛鴻之三:獅王爭霸》(1992),第二個便是我的《倚天屠龍記》(1993),之后我停了五年。1998年到后來我在內地拍了十來部電視劇,首要是和張衛健協作,包含《小魚兒與花無缺》《天下第一》《八大豪俠》《雪山飛狐》《暴雨梨花》。然后到2008年,我又回來拍《金錢帝國》《未來差人》《大內密探靈靈狗》,這個進程是一個習慣期。
我小時分是朗讀隊的,普通話從小就講得好,其時我也常去臺灣,我對內地沒有隔閡,便是自己的國家。再年青一輩,由于受了香港許多“迷惑”,對內地的主意不恰當,許多都不樂意過來。
界面文娛:其實香港導演能夠和臺灣協作拍片子。
王晶:臺灣那么多年青人,自己的片子都不行錢拍。香港年青導演許多覺得三年拍一部就能夠了,底子思維便是“啃老族”,住爸爸媽媽家,吃爸爸媽媽的,每個月有幾千塊日子費,就夠啦!
界面文娛:怎樣會是這種心態?我前段時刻和內地的年青導演談天,他們大部分都很有表達欲,很想測驗新的東西。
王晶:由于他們躺在一個巨大的商場上,幾百萬本錢的片子拍出來票房幾千萬也能夠。比方《路周圍野餐》,把七大姑八大姨都叫過來,也能夠拍完。還能夠往網劇、網大方向走,時機許多。
界面文娛:你們那一代導演的學徒或許副導演這些團隊成員呢,為什么沒有培育起來?
王晶:不多,我很長時刻都是做監制,沒有做導演,所以跟我做副導演的全都做導演了, 一些聯合導演、副導演的也當導演了,像最新的闞家偉也當導演了,我手底下沒有小導演了,他人我就不知道了。
界面文娛:前些年的《寒戰》《赤道》剛上映時,咱們都覺得港片還在往上走。
王晶:問題是票房不高啊,假如票房是8億、10億,你們早就看到《寒戰3》《寒戰4》了。《赤道》找了五、六個藝人,每個人都要給戲,每個都寫欠好,就出了一個文詠珊。太多人拍第一部就想著第二部了,想要的太多,導致第一部許多東西都沒有告知清楚,都是“有佳句而無佳篇”,不應該這樣。
我這一次拍《天龍八部之喬峰傳》是在做減法,去掉段譽、王語嫣、虛竹,就寫喬峰和阿朱,兩個小時都滿滿當當,現在我剪出來的,十分美觀。《天龍八部》能夠這樣拍10集,每個人物都有一部。
界面文娛:系列化的思路也是仿照好萊塢吧?
王晶:便是學嘛,你看“漫威”都現已走到頭了,《復仇者聯盟4》現已是極致了,由于吃得太勁了,把所有線都收斷了。作為編劇,我不信他們還能編出什么了。漫威現在鋪新的劇情,但觀眾現已不是本來那批了,現在交出相同水平的東西,觀眾就不看了。
界面文娛:觀眾是越來越著急了。
王晶:不是,觀眾的口味被養刁了,再用相同的辦法做菜,他們就不吃了。便是《七俠五義》,白玉堂死了之后,要重頭開端寫, 就沒客人了。
界面文娛:和武俠小說的道理也是相同的。
王晶:就像《神雕俠侶》里,你把楊過的手砍了,他學會了獨孤求敗的武學,后來16年后和小龍女重會,打金輪法王,他反而打不出黯然銷魂掌了,由于他快樂了。金庸都想到了,編劇相同的道理。
界面文娛:國內商業片拍第二部都挺難的,我覺得《追龍》蠻惋惜的,第二部出來就沒有然后了。
王晶:《追龍》不能再接著寫跛豪和雷洛了,他倆的故事現已完畢了。你在Netflix看《毒梟》,第二部大毒販巴勃羅死了之后,第三部就沒得寫了。新鮮感曩昔了嘛,再砍個頭放人家廁所里,也就那樣啦!
界面文娛:你其實不但做導演的作業,更像是一個創造者,作為商業片的創造者,你覺得商業片的窘境怎樣辦?
王晶:我覺得這不是我的職責,是所有人的職責,所以別問我怎樣辦,咱們說怎樣辦。得咱們都有辦法,才干辦出來。
你問我,你問徐克,我覺得有點尷尬咱們了,咱們七十歲了。我19歲入行,到現在我都做了挨近50年了。咱們有空想想小的“怎樣辦”就好,大的“怎樣辦”仍是留給年青人吧。
界面文娛:你最近一向都在做系列武俠劇,你為什么覺得它能做下去?
王晶:單純。
界面文娛:你還在拍院線電影嗎?
王晶:拍,但許多都卡在那了。并且許多藝人有自己的主意,我覺得好的他未必覺得很好,他有自己的主意。我不爭話語權,差不多就聽你的,我少干點。
界面文娛:從什么時分是這樣佛系的心態了?
王晶:好久了,我再爭什么呢?要爭就40歲的時分爭了, 我那個時分都不爭,現在來爭?你愛干啥干啥,我都聽你的。
界面文娛:這會連帶影響你的名聲吧?
王晶:有什么關系呢?我為什么不讓人家高興一點呢?
界面文娛:有什么是你一定要堅持的嗎?
王晶:預算。不過有時分也不是不能超標,你得壓服我。
界面文娛:你有一個商業片從預算到票房測算的一個辦法吧?
王晶:干了半個世紀了,還不明白就太難做了吧?
界面文娛:商業片如同改變越來越快了。
王晶:沒有,是疫情和官方的主意(在變),咱們得跟從。其實觀眾很簡單,口袋里有錢,想找點文娛,就去電影院或許去網上看電影。首要意圖仍是文娛,文娛性肯定應該放在商業片的首位。電影很不幸的,導演和藝人都德藝雙馨,其他期望就別放在咱們身上了。
界面文娛:你怎樣看短視頻渠道呢?
王晶:也能夠做的,小楊哥天天打他弟弟,1930年的《活寶三人組》也是你打我,我打你。有什么別離?咱們仍是笑。
界面文娛:你會憂慮短視頻讓咱們不能靜下心來看兩小時的電影嗎?
王晶:一個半小時的故事性和這種短時刻的感官沖擊是不相同的。就像你去上課路上,籃球場上有人把球丟過來,你投一下球就進教室了。這和下課了去球場酣暢淋漓地打一場,是徹底不相同的。
界面文娛:短視頻宣發對電影票房影響是不是太大了,就比方古天樂在抖音上講了《明日戰記》后,票房很快就上去了。
王晶:你年歲小,你沒見過七八十時代的TVB,它便是你的爸媽,你每天趕著七、八點鐘回去,不是為了吃飯,是為了看劇,它操控了你悉數的日子規則。九點半便是《歡喜今宵》,唱完那首歌,你就覺得該睡覺了,跟安眠藥相同,抖音也便是這樣罷了。
其時香港人都不知道方便面是什么,然后TVB給它打廣告,香港人每天都吃,米的銷量都低了,你說有多可怕?
但哪怕抖音有這樣的影響力,它對電影來說,仍是另一種東西,它最首要的受眾仍是年青人,或許教育水平低的人。這是真話,不是凌辱。
界面文娛:你在北京吃得慣嗎?
王晶:我2004年就在北京,都吃得慣。我挺喜愛留在這的,我的孩子也大了,太太也退休了,回香港有時分反而會孤寂,還不如在這做作業,我今日仍是保持著35歲的日子和心態。
界面文娛:有人說男人年歲大了或許會有“爹味”,你如同不這樣。
王晶:我不認為自己有什么本事。那么多好的導演,死了不到15年,咱們都不記住他了。我見得太多了,李翰祥、張徹、楚原,哪一個不比我強?何須把自己看得那么高。就一個李翰祥,(我)遠遠及不上啊。
沒有人會留心的,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我很早就這樣想。
界面文娛:是不是由于入行太早?
王晶:我三十幾歲最紅的時分,我跟自己說:現在你比吳宇森還紅,你要么就跟他斗下去,也去好萊塢。要么就過想過的日子,不累,不受冤枉。我選了第二個,高高低低的,很高興。吳宇森、李安都去了好萊塢,哪一個過得高興?
界面文娛:你期望咱們記住你的什么代表作嗎?
王晶:千萬別,沒有含義的。一江春水向東流,《馬路天使》又怎么?《清宮秘史》又怎么呢?你記住誰演的嗎?沒含義。這輩子過得開高興心就好,我沒有不高興的時分。你得把窘境變成高興,你才是聰明人。
我不要奢侈、富有,買大別墅,對著海景,要大office,養著幾十人,坐勞斯萊斯,我都不要,沒有相同是我要的,有什么好呢?
界面文娛:我認為你是這種。
王晶:我最厭煩這種,我在王菲周圍住了四年,living room一個很大的泳池,美麗得不得了,但我從來沒下去過。每天都是早上出去,晚上回來黑漆麻烏,周末也要干事。晚上回去睡著了,忽然被記者吵醒,他們等霆鋒。媽的,是我,不是霆鋒啊!
什么是日子?我在加拿大也有房子,幾十個房間、大泳池,什么都有過,仍是住酒店,什么車我都開過,我都賣掉了。香港、內地都有房子,夠吃飯夠花就行了,許多東西有過就夠了,不或許永遠都是你的。
界面文娛:仍是作業能讓你高興。
王晶:開法拉利就好嗎?當然是坐一個公務車,有司機,舒舒服服。該作業的時分作業,不應作業的時分睡覺。
界面文娛:仍是期望你們這一代的導演能有傳承。
王晶:沒有必要的,你現在去找崆峒派傳人,也找不到的啦。
一年即將完畢,本年影市多部港片上映,《神探大戰》和《明日戰記》票房在7億上下,《仍是覺得你最好》供給了一種商場稀缺的中式家庭溫情喜劇,頗有港式《愛情神話》的況味,而《七人樂隊》則集結了洪金寶、許鞍華、...
新京報訊 據港媒報導,香港聞名導演、編劇羅啟銳于7月2日逝世,享年69歲。7月3日,王晶、舒淇、陳法蓉紛繁發文吊唁。王晶發文稱,第一次見羅啟銳,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在邵氏片場:“其時咱們都年青,感到前面...